Search

上一篇提到罹患乳突癌但演變成未化甲狀腺癌的 L 先生在週四(1/2)深夜解脫了。

  • Share this:

上一篇提到罹患乳突癌但演變成未化甲狀腺癌的 L 先生在週四(1/2)深夜解脫了。

1/2早上驗血白血球超過10萬,血色素下降到8(猶記得20年前聆聽T大張教授的課,他特別強調白血球上升和血色素下降過了死亡交叉就很難救回未分化甲狀腺癌病患了);12/27檢驗的甲狀腺球蛋白(Tg)結果出來了,17 ng/ml, ATA 陰性。分化極差或者未分化甲狀腺癌的甲狀腺球蛋白不會太高。

1/2好不容易拿到專屬bRAF V600E 突變腫瘤的双標靶藥物,可是來不及治療了。

L先生的甲狀腺乳突癌存活只有5年,除了起初診斷發現有tall cell variant (TCV)是個癒後不好的變數,手術似乎未能清除右側頸淋巴而改以局部電療再加上後續的肺轉移未能積極治療也都是加重病情的因素。後續的追蹤也可能有問題,最後來到我們醫院已經是未分化甲狀腺癌,但我看到病患時已經是L先生人生最後一週。等到調閱遠在石牌醫學中心的甲狀腺癌資料(病理報告,基因檢測和簡易摘要),再決定用藥只有3天不到的時間,其實已經來不及了。

對照 L 先生的遭遇,很矛盾的地方是網路上充滿了描述甲狀腺癌是極其善良的惡性腫瘤的文字,也有許多病友分享自己輕易戰勝甲狀腺癌的經驗,也有人轉貼或翻譯外國文獻說某醫學中心治療甲狀腺癌五年存活率100%。我不能不同意甲狀腺癌相較肺癌或腦瘤是比較友善,但復發率卻不低,尤其剛開始的處理如果不夠到位,而追蹤不夠嚴謹,過了5-10年,甲狀腺癌的反撲更難治療。


Tags:

About author
在FB或網路上,甲狀腺醫者不願意介入病友與原主治或責任醫師的關係,在這裡分享行醫經驗和病友的故事,除了心情抒發,也是期盼關心甲狀腺健康的病友或者是同道朋友能夠藉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想法,利用這些故事和經驗啟發對甲狀腺疾病的進一步了解和關心,醫者建議路過此FB的甲狀腺病友如果想要問問題,一定要先請教您原來的主治醫師,如果需要找我,也希望能夠透過原主治醫師轉介。由於甲狀腺醫者的體力有限,資質駑鈍,無法妥善回復每一個問題,有時遇到簡答題或是值得探索的問題,或許就在那個當下簡單回應,留下一點訊息只是抱著期待甲狀腺病友的照顧更有品質,在此寫些心得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給病友更多一些想法。
醫者不願意介入病友與原責任醫師的關係,這裡分享病友的故事,除了抒發,也期盼關心甲狀腺健康的病友或同道能夠藉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啟發對甲狀腺疾病的進一步了解和關心
View all posts